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為"走過烽火大地"平反


先作利益申報,香港電視圈好細,我與「走過烽火大地」拍攝隊伍當中的監製、編審還有主持,以前都是有線員工, 所以彼此認識, 其中更有合作過的,但我們私底下完全不熟;而我亦不打算加入TVB,所以沒擦鞋的必要。寫這篇文章,純綷是因為近日在網上看到太多批評,我想以一個前主持的角度去為本地旅遊節目平反:


一)請不要用National Geographic 或 Discovery Channel 的節目去和香港節目作比較。
只要看看兩者節目的 Roller Credit (即片尾鳴謝)便知,香港拍攝節目時間短、錢財缺 、人手欠,論節目籌備、拍攝器材、兩地協調等等,根本不可能拍得上外國節目的質素,硬要作比較是不公平。回想那時為Cable出Trip,十日要拍至少三集長半小時的節目,全隊拍攝隊包括我在內,通常只得四個人,導演兼任打燈,攝影兼任收音, 撰稿兼任場務,主持兼任梳化服,或許是因為一腳踢,才會拍出觀眾喜歡的那種Raw得來卻很平易近人的味道。但說到錢、時間和人手,TVB當然都有,但捨得花與否又是另一回事,所以「走過烽火大地」給我的感覺,就是搣甩了TVB 固有的旅遊節目模式,好有Cable味,非常有親切感。


二)請不要說「我都去過啦,唔係咁架囉!」
拍攝旅遊節目跟去旅遊是兩碼子的事,你拿起相機,拍一張相,整個動作應該不過三十秒;但我們拍一個Tag,由度稿、度機位燈位、度主持走位到拍攝,未計NG,仲要另外拍景、拍Insert,三十分鐘是最低消費。有時候,在一個地方逗留兩三個鐘頭拍攝,最後剪出來的片可能只得兩三分鐘,所以想要拍得內容豐富,招搖是避免不了。這應該可以解釋,為何遊客甚少被阻止影相,但電視台卻常被阻止拍攝,別說是中東軍人怕被影到機密,我在歐洲、日本甚至香港都曾經因為有當地人覺得是騷擾而被喝停 。另外,以遊客身份和當地人言談甚歡,實在不出為奇;但換以電視主持身份,待遇就是天壤之別。我遇過不少健談的人,一roll機便緊張得變了啞巴,更何況是封閉地區,人民對著鏡頭三緘其口是正常不過,正如不少內地人對共產黨恨之入骨,但又有幾多個勇仕願意對著鏡頭說出感受呢?




三)請不要看輕主持人在當地的感受。
Tony算是我半個師兄,當年我剛加入Cable,Tony已是獨當一面的旅遊主持,準備過檔Now,不過他臨走前給了我這新人一個建議,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就是了。的確,旅遊資訊和歷史故事都可在網上找到,觀眾看旅遊節目,就是想用眼睛和主持人一起去旅行,主持要把第一身感覺形容得能感染觀眾墮入當時的氣氛,這不是單靠背稿就能做到 。在「走過烽火大地」裡的 Tony仍是Tony,是旅遊主持,不是戰地記者。他將所見所聞所想通通說出來,不作無謂修飾,他覺得危險便說出來,什麼也拍不到他說出來,看到當地人笑得開懷他說出來,得罪了人他說出來。 他用四十天匆匆的走過了中東二十五個城市,因種種限制,很多鏡頭拍不到的畫面,通通靠他用說的告知觀眾,而播放時間只得十集,每集三十分鐘, 亦令他只能帶出「戰地非常危險,不同地區的中東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正常生活」這概括訊息。可能有些很了解中東局勢的知識份子會覺得節目膚淺,但至少我這平民百姓覺得,這十個晚上,自己像和Tony一起遊過了中東,雖然走馬看花,但他的真實感受令我看得舒服,而我相信這也會是多數香港人的感受吧。

最後,我只能對節目感到跌眼鏡的人說句安慰話,有期望才會有失望,所以就不要對TVB期望過高了,因為大台向來目標明確,用低成本製造話題換來收視,再捧紅藝人去賺錢,現在不就成功了嗎?